得知公司组织劳模去九江庐山疗养,我兴奋不已。因为这些人里有很多老伙计多年未见,还有钟灵毓秀的庐山时常让我魂牵梦绕。
九江位于长江之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星飞翼珍,地接衡庐。境内有“ 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庐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隐居的东林寺;长江大桥旁有江州司马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琵琶亭;市中心的甘棠湖还可看到湖中心名“烟水亭”的古建筑,传说为三国周瑜点将台;徜徉于山间田野偶尔能听到“采茶戏”的悠扬;江西老表询价时拖着长音的“几多”声让人亲切难忘。
写到这大家可能很好奇我对九江怎么这么熟悉,87年我乘坐绿皮火车两天两夜辗转来到庐山脚下一个叫“沙河街”的县城,参加四局新运处“大沙”线铺架工作,在九江工作学习了两年,与铺架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常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谁知道这梦想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参建铁路真的可以走天涯,哪里修铁路我们就去那里,从此四海为家一生漂泊,生活里没有了苟且只剩下诗和远方。
人是感性动物,在哪里流下多少辛勤汗水,就会对那里留下多少回忆!越是困难艰辛的岁月,记忆的痕迹就越加清晰。忘不了合九线西站铺架基地竹子编搭、泥巴糊墙的集体宿舍、去爬蜀山的路上的十里桃花青春飞扬;忘不了朔黄线铺架穿山越涧,从一望无际开满梨花的华北平原到人迹罕至沟壑纵横的小觉、候刎巍巍太行;忘不了渝怀线铺架队住的绿皮车厢宿营车,每到寒暑假,家属们背着行李牵着孩子几天几夜从老家来到大山深处与丈夫短 暂相聚,夜晚铺架桥头的篝火旁“故乡、老婆、孩子”是每次谈论的主题;忘不了穿越大漠孤烟的兰新线,祁连山顶皑皑白雪和山下的 大片油菜花像一幅展开的图画美得让人窒息。
更忘不了的是勤劳朴实的四局铺架人!铺架工人三件宝:“香烟 、雨衣、破棉袄”,铺架工期紧张时工地实行三班倒,作业人停机不停,铺轨架桥大都是在山区,野外天气阴晴不定,早晨出去时晴空万里,下午可能阴雨连天。即使是夏天,半夜也能冻的人要穿棉衣御寒,下半夜一根香烟就是提神的灵丹妙药。我见过左等右等送饭车不来,等饭来了下起了暴雨才吃几口雨水就接了半碗;我见过半夜等桥梁停工,下着细雨,工人穿着雨衣,躺在桥头的石碴上睡得香甜;我见过冬天北风呼啸,铺架人帽檐、眉毛上结了一层冰霜仍坚守在墩台、大臂各自的岗位上一丝不苟。还记得春节回家离车站十来公里没有车,是工友热情骑着二八大杠送去的车站;还记得在单位身体有恙卧病在床,是同事轮换陪护端水送饭;还记得每次远门归来或调转总有朋友攒局买酒买菜给你接风洗尘或送行喝得浑天黑暗。如今当年的老铺架人分散到 公司的各个项目,有时十几年也难得一见,但只要工作有了困难还是找老伙计电话长谈,有时电话能聊到半夜老婆在旁边直说好烦。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一晃36年过去了,从当初来到庐山报到的懵懂少年到现在两鬓如霜即将退休的老职工,我们见证了公司从一 铺一架一个铺架段,到现在同时有几十个铺架项目部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铁路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铁华丽蜕变;见证了坐火车回家如上战场,列车进站车厢里下车的人挤不下来,上车的人挤不上去,好不容易挤上车双脚挤得不沾地的场景,如果找关系签到个座位那一脸幸福能吹上一年,到现在的“千里家乡一日还”的动车高铁,铁路的高速发展给了我们铺架人展示的机会。当年想也不敢想的高铁网络如今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我们 自豪的是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四万两千多公里,其中由我们 亲手铺轨的高铁里程就占了近四分之一,当中国的高铁发展在你我的参与下领先世界时,这些年所有默默流下的汗水泪水都化成我们留给这个时代的丰碑,大地无言,生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