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书籍”,也就是人生中的营养品,所以,你想得到智慧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读书。
人并非一出生就什么都知之,必须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不及时学习就会瞬间被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当然也是如此,作为家长的父母必然是孩子的标尺,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树立并延伸这标尺的长度,才能给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
记得,在孩子上小学开始,为了给孩子读书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不影响孩子的学习,除了星期六、星期天以外,我们放弃了看电视,业余时间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在孩子做完作业,寒、暑假来临,对于女儿,对于我们家庭,可真谓是书香飘撒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她能更准确地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开始陪着她一块阅读,有时让她读,我们听,有时我们读,让她听。阅读的书籍有《寓言小说》、《雷锋》、《古今名言》、《唐诗三百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华成语故事》等,读过之后,我们都要就书中的故事谈谈隐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认识与其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她在快乐和温馨的环境中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以书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书为标尺,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在与女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就给孩子朗读课文,加深孩子的融会贯通。在孩子上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她会在经常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读书,郭沫若曾说:“青年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人的评论以自圆,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青年人最容易传染的一种通病。“因此,对孩子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必须读好书;而且必须全面力求理解透彻。
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我们都及时购买,让孩子广泛吸取“营养”;同时也教会了她很多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我们的心血,但我们认为非常值。孩子在上大学时,离家远了,完全要自己融入社会,其表现也非常优秀,担任学院学生会文体委员,并且在上海大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现在孩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编审,正因为孩子从小博览多学,兴趣广泛,平常读书时,都会随时记录下读书心得或感受。我们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写一些人生感触、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分享。
父亲喜欢看新闻,家里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些新闻话题。外公、外婆也喜欢在家里看一些中医药养生类的书籍,平日里乡亲邻里有个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够给一些小方法。这些都让孩子觉得读书的益处多多。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是一种学习态度,但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培养。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社会道德?什么是家庭道德?要孩子真正树立起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我们盲目教育孩子自私自利,那么,当孩子走向社会时,就会偏离正确轨道。就会成为社会负担。一本好书,可以让人享受一生。通过读书,我们一家三口共同成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丰富了学识、陶冶了情操。这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快乐,有了好多意外的收获。
现在,我们家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大家各自还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且,现在根本不用去买什么书了,电子书可以随身带着看,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成了我们家最宝贵的财产,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600余册。我和丈夫现在的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
总之,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预备孩子日后的颂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相信,我们的家庭书香味会越来越浓。(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