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检票员” 的较真故事
这里说的“检票员”并非火车站、汽车站及剧院的专职检票员,而是发生在集(宁)包(头)项目部包头东站改队群安员,兼管站场隔离栏看门守护的一名特殊“检票员”——陈松红身上的故事。
由于集包项目部包头东站改施工采取物理硬隔离施工防护,施工人员、新旧轨料进出场必须通过固定地点设置的便门。为加强对这道便门的管理,集包项目部包头东站改队规定“一帽”(安全帽)、“一褂”(黄马褂)、“一证”(工作证)是进出便门的有效“票”,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通过检“票”后才得以进出,有关站改施工拆下来的旧轨料必须有队长签字的放行条才得以出门。站改队的群安员陈松红被挑选出掌管进出便门的钥匙,成了这道门的兼职“检票员”。
自从当上“检票员”后,他仔细阅读了进出便门的管理规定,每天上班第一个来到便门对进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票”的检查,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工地。说起他对这份工作的较真劲,还真的有一段“列宁与卫兵”的故事。
8月份的时候,包头工务段一位领导在没有任何外界通知的情况下,和两位随同人员来到包头东站检查工作。他们一行走到便门前,要求从此门进去。陈松红经过简单了解询问后,请求出示有关证件。其中一人解释道:“我们是陪同段长来检查你们单位施工情况的”,故意把段长两个字的发音加重了语气。陈松红一本正经地答道:“对不起,没有能证明你们身份的票证,我无法放你们进去,因为我无法保证你们进去后的人身安全”。这时那位领导发话了:“师傅,我们的确有要事需从这里进去。要不我给你们领导打个电话?”。陈松红权衡再三向队里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在经过同意后决定暂时锁好门亲自带他们进去。走到站台西段时,陈松红看到了包头东站有关迎检的一行人时,红着脸对那位领导说道:“不好意思,耽误领导检查工作了,可我确实不认识你们”。那位领导笑呵呵地说道:“你做得对,有你守住这道门,安全才会有保障,我们还要谢谢你呢”。
陈松红在他担任“检票员”工作期间,也不乏有某些人带着没经点收签字的旧轨料想从这道门出去卖捞点外快,陈松红一次次拒绝了好烟、好酒的诱惑,凭着对这份工作的较真劲儿让那些人止步在这道便门之外。
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天通过便门的施工人员、轨料进出及有关拒绝进出的缘由细节。切实把好了这道门,也把好了自己的那道心门,更把好了站改施工安全门,成为这道便门的一名合格的“检票员”。
上一条:铺架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