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无法挽留,那个咧着尚没长牙的小嘴笑着的女儿,已经比我还高了。当我累了乏了甚至可以借用她尚嫌稚嫩的、单薄的肩膀。可能年纪大了,喜欢看着她儿时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节就会情不自禁的走到她熟睡的床边看看她。蓦然惊觉,那个成天“妈妈妈妈”挂在嘴边的小娃娃都已经比床短不了多少了。孩子是自由的,父母也是自由的。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知道她会独自寻找广阔的天空。
这次单位举办女职工读书活动,主题是“培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我也借着这个机会来回忆我陪伴女儿的成长路。
曾有人这么说:对于孩子来说,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国民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作为一个母亲,我不偏爱这类小孩:孩子提出要求没有被家长采纳,于是躺在地上打滚哭叫,家长在一旁苦苦“哀求”或是一脸尴尬而束手无策。站在陌生人的位置上,我会远离这种情况,却也担心那位家长的态度。毕竟父母的娇惯纵容会使孩子呈现一些不良行为。当女儿在身边,我会问她:“丫丫,要是躺在地上的是你,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做?”女儿认真的说:“妈妈,那会是我吗?我会像那样吗?”是的,我从不担心女儿会靠“撒泼”和“耍赖”来达到她的目的。在我们家里,合理的要求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不合理的要求会被告以不予解决的原由,先讲清楚道理,以理服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会乐于接受。
在教育女儿诚信和独立自主上,我从不懈怠,做人就是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
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刚从下岗生活重新进入工作中。放学后女儿只能独自走路回家,独自在家写作业。作为一个学生,只有完成好作业,才能更好更轻松的进行娱乐活动。然而我远远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冬天天短,回到家已经进入了夜晚了。女儿抬头问了声好,进入了写作业的状态,可是我觉察到她的漫不经心。趁她不注意,轻摸了一下还有余热的电视机。我若无其事的做着事情,她也小心谨慎。等一切事情都处理好我问她:丫丫,今天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告诉妈妈?意料之中,她含含糊糊的表明着自己的“清白”。我直奔主题。女儿听了默然,并没加以辩驳。静默了一会儿,她用喑哑的嗓音向我陈述:“回到家里,一个人,太安静了,我害怕,就想先看会儿电视。害怕您不高兴,听到您开门声,我就赶紧关了电视。妈妈,我知道错了,也不该撒谎。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听了女儿的这席话,我心里有点自责。是的,我拿着大人的自制力来压制着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天真浪漫,我检讨自己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却也不会放纵孩有撒谎的存在。那晚我们谈心,我允许女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前提是功课必须高质量的完成。她也从没让我失望过。由于我做的工作是每天都必须有人在岗的,而孩子大了也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间,所以我宁愿选择在节假日上班而给她独处的时间,她也很开心这种模式。我愿意站在她的立场看问题,选择给她尊重,给她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愿意跟我倾诉的事情,我认真聆听,愿意有小女孩的秘密的话,我也绝不探究。通过这些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母女俩已经完全建立起了互信。
做人要善良,友爱,也是对她教育的重点。汶川地震那年女儿三岁,和她看灾区的报道,懵懂的她也会问我相关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从不错失任何一个培养她爱心、善良的机会。震后爸爸带她去街上红十字会为灾区募捐是她亲自把钱递给了工作人员。也是她,陪爸爸在爱心救助联盟帮助贫困儿童,还是她,主动要求爸爸带她去老人院送福利、打扫卫生、陪伴老人。我看到了她懂得分享爱。去年,我的一位同事,一位三岁多孩子的妈妈患上癌症。回到家无意间与女儿聊起这件事情,听完我的讲述,女儿主动要求把她的零花钱捐给那位并不相识的人,并要求陪陪那位三岁的小妹妹。第二天去上学的她,和我真诚的说道:妈妈,替我和那个阿姨说,祝她早点好起来。可是,就在女儿上学走后,我打开手机看到那位年轻妈妈已经在昨夜去世的消息,她再也听不到一位素昧平生的小姑娘美好的祝愿了。
认真做事才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这句话用来鼓励她的学习的。她有个作为榜样的堂哥。这位堂哥从小到大基本都是优秀生,高考考入了福州大学。虽然我们从不给她压力,但是也会透漏给她一些那位堂哥的努力。因此激发起她小小的斗志:妈妈,我也要让你省心。在祝贺她堂哥的那几天里,大孩子和将升小四的小孩子在探讨学习的方法,场面十分温馨。哥哥总结出自己的七条学习经验,被女儿奉若至宝,抄录回来至今张贴在书桌前。的确,我是个幸运的母亲,孩子的功课和学习习惯让我省心。对她,我很放心,我也很安心。
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她人的安全,我们从小就教育她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管是在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在寒风凛凛的冬天,只要遇到红灯,她都会在静静等待着通行的指令-绿灯。其实有时候挺担心她那“爱管闲事”的性格的。她会当面指责别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人们,会拉回别人要闯红灯的身体。会指正同学说脏话的现象。可恰恰相反,我们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她在学校很受欢迎。
让我省心的女儿,不攀比,不虚荣,有礼貌,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能为孩子做好榜样,影响她、让她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这就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在为社会、为国家所奉献的一点力量。(杨贵菊)
稿件录入:朔黄分处 责任编辑:汪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