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有这样一个群体,人数不多,完成产值不大,但是他们所做的都是世界或国家级的事项:世界最长的地铁线路——地铁11号线的维保;世界性难题——既有地铁线路升级改造——地铁13号线改造工程;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世界上最先进的庞巴迪APM300系列车型以及CITYFL0650信号技术,国内首条国产化APM胶轮路轨地铁线路;上海全部地铁线路的焊轨施工。他们,就是中铁四局八分公司上海地铁项目部这个集体。
上海地铁13号线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轨道减震改造工程,因为线路经过高密度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线路由整体道床改为减震效果较好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工程包含5站4区间,产值8500万元,工期从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地铁运营线路道床破除改造,这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可循。项目专门研发了施工工艺和设备。经过干部职工的钻研摸索和不懈努力,工程安全、优质完成。工程共取得以整体道床破除技术研究为代表的关键技术研究6项,以临时行车轨道系统及成套施工设备研制为代表的5项研究成果,开发了两项工法,申报发明专利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两篇。2017年5月,上海地铁13号线改造工程获得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
地铁11号线维保有职工(含申博、新公)50多人,1年产值1100万元;正线单线全长82.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线路,也是国内首条跨省地铁线路,向西延伸到江苏昆山花桥。该线路从上海西北呈“L”型贯穿到东南部,把嘉定区和浦东新区连接起来,现有车站38座。也是上海市唯一连接迪士尼乐园和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地铁线路。
地铁线路维护保养工作需要在地铁停运以后进行(站场除外),所以维保工作时间只有安排在子夜到凌晨三、四点有限的几个小时内。根据地铁公司下达的月、周、日施工计划,安排人员到不同的区段施工。根据路程远近,安排好车辆和人员出发时间。
维保主要工作内容有:1、周检:每周2次,一次3个半小时(00:00至03:30),对全线线路及附属设备进行检查及整改;2、月检:全线82.3公里用道尺每隔4根枕木人工测量一次轨距水平,有超限申请施工点及时整改;3、工电联检:每月要把全线所有道岔几何尺寸检查一遍,一级道岔每周检查一次,有问题申请施工点及时整改;4、日常线路病害整治:如地铁每天不间隔的运输,道岔及线路会有很多螺栓失效,需要我们要点进行改锚更换,道床可能翻浆也需要整治,线路有问题要及时整改;5、大件钢轨更换:11号线大部分都在隧道里面及曲线上,隧道长期滴水,钢轨锈蚀严重,曲线地段磨耗严重,要更换钢轨,必须要在两个小时结束,道岔大件有问题也要及时更换;6、探伤:全线及站场每月要常规探伤一次,焊头探伤是半年一次;7、综合维修计划任务。
地铁线路日常维护等工作量很大,上海地铁11号线是分三期建成连接起来的,线路状况差,隧道中钢轨锈蚀比较严重,线路标识标牌不清楚。
维保工程2015年10月中标,然后项目组建、人员培训,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工,合同一年一签,两年后重新招标。
2016年,项目部完成11号线全线日常巡检96次;月度检查11次;处理伤损钢轨75处,伤轨更换施工52次;道岔大件伤损更换施工12次;完成线路约82公里,道岔87组,温调器16组的综合维修计划任务;发现失效锚栓574个,处理294个;发现支撑快离缝743处,整治1183处;更换站场失效木枕52根;完成全线近200公里母材探伤11次,1万3千个接头焊缝探伤检查等各类维护工作。无论是计划完成率、安全指标、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在上海地铁维保市场名列前茅,受到业主好评。
上海地铁8号线三期(浦江线)工程,是国内首条国产化无人驾驶胶轮路轨地铁工程。工程产值2000万元,有职工(含申博、新公)23人。项目部负责轨道和道岔施工任务。由于没有先例可循,项目部只能边摸索边干,在工装加工、主材订货加工、图纸研究、队伍培训、施工工艺比选、施工生产组织等方面发挥聪明才智,精益求精,在工期紧、任务重,线下工期滞后,走行面施工与轨道加工不匹配,甲供道岔提供滞后,道岔安装无图纸,雨季天气不利作业的情况下,于4月19日提前1天完成轨通目标,5月22日,完成所有线路、道岔的调试,确保了列车5月25日上线热滑调试。
5月26日,业主发布中标通知书,公司中标地铁16号线维保施工,从7月1日开始实施。项目又将承担世界上运行最快地铁线路的维保施工。(徐宗文)
稿件录入:上海地铁项目部 责任编辑:俞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