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之光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企业的宏图发展,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安全的警鸣声也会永不销匿。
作为一名“车辆大夫”,确保车辆运输畅通,行车和人身安全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骄傲。2019年初,西柏坡列检所为全面贯彻并持续推进“11431”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健全风险预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建设,深化风险预控岗位应用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根据公司、分公司1号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多项措施和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来贯穿全年安全工作的开展,不断强化基础管理与过程管控,探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全面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积极创建标准化装卸检修所。为此,我作为西柏坡列检所的带头人,在工作中积极转观念、换思路,来确保各项安全持续稳定,使干部和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来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以危险源辨识、管控为安全工作重点
2019年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贯彻落实中,针对办公区域及生产场所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风险评估,制定并执行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结合作业现场实际根据各岗位、工序、关键环节,制定《现场危险源动态监察表》,进行危险源动态监测。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全面排查车辆检修和生产组织,紧盯安全生产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时间段,狠抓作业标准的落实,加大对安全薄弱环节的检查控制力度,做到明责、尽责、落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牢固掌握安全主动权,并对职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做到每位职工对本岗位的危险源都熟记于心,应用到实际,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从而使全体员工明白和理解危险源辨识对预防事故和避免人身伤害的作用:一是要让一线职工真正掌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提高职工主动辨识和管控危险源的意识;二是各班组实时组织岗位职工针对作业方式改变、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开展危险源辨识,将新增危险源分类汇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危险源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全面挖掘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有效提升对危险源的识别、控制、规避能力;三是制定危险源辨识奖励办法,激发职工参与危险源辨识的积极性。
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职工档案和台帐管理机制、抓好现场技术作业及安全管理、职工业务培训以及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制作月工作统计表及典型故障分析等方面建立健全标准化创建工作,重点加强“制度建立、职工培训、标准塑造”,不断吸收、借鉴、总结经验,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制度标准化,使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围绕“标准、流程,职责、考核”四要素,梳理所内管理制度、常态化机制、职责标准、风险控制措施、技术规章等,修订《作业指导书》、《管理细则》、《运用管理细则》、《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安全质量分析制度》,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套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使各项技术规章、制度办法在执行落实上更加有力,让职工作业有了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强化值班干部履职管理,建立值班干部管理制度,对值班干部工作进行细化、定指标,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细化岗位安全管理职能,落实各项责任制
按照细分、精益、闭环的原则,重新界定车间、班组的安全管理职能、责任、权限,使其权责清晰、任务明确、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有责必考核、考核必落实,同时按照抓规范、抓基础、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并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质量、数量、信息反馈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实施动态考核,进一步明确安全考核激励机制的主抓主体、考核标准、考核周期、评价运用、信息反馈内容。
强标准,严要求,强力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
按照“一岗一标准、一事一流程”的要求,建立了涵盖技术、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生产台帐、应急救援的列检所管理细则,梳理了涵盖现场近10余种故障的判断、处理方法,修订车辆“七防”、“三车”等卡控措施,为职工现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有效指导。广泛开展作业“标准岗”劳动竞赛,按防止故障、检车质量、技术业务每月打分排名,形成了“以贡献论分配、以素质定岗位、以能力拟使用”的良好氛围。同时对职工发现的典型故障进行梳理归类,把握故障发生规律,制作防止故障小图册,让故障发现者充当“小讲师”,现场讲解故障发现过程和方法技巧。
创新反“三违”管理模式
通过制定反“三违”管理办法,根据不安全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实时开展反“三违”分析会,结合事故案例对“三违”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查找出“三违”的根本原因、讨论处罚决定、制定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减少“三违”的发生,真正起到“教育一个,警示大众”的效果,增强广大职工自我保护和遵章守纪的意识。日常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安全规程和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提高职工自觉“反三违”的责任意识,并且充分认识“三违”的危害性,此外合理利用奖励和处罚的手段,激励职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职工按章操作或作业成为良好习惯,减少了“两违”的发生。
深入开展管理及列车质量对标对规活动
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大力推行“高压线”管理,突出关键点、体现多层次,对岗位职责不落实、标准执行不到位、布置任务未完成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进行重点分析、严肃查处、落实考核,使“高压线”真正带上“高压电”,用严格管理把“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对作业人员落实“一班一列一辆”作业标准的盯控,强化对列车质量的监控,同时所内严格落实《场际列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专项排查制度》、《重点故障跟踪处理措施》、故障模拟、一次性标准化演练等有效手段全面监控列车质量;同时积极开展列车质量自我评价,定期对现场进行“对标对规”工作,在对标过程中所内组织技术员、各班组工长对当班班组进行“对标对规”检查,严格落实一次性作业标准,查找班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登记跟踪整改,在开展列车质量自我评价以来,各班组在标准化作业及列车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习近平同志说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我想,个人的幸福离不开企业的日益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更离不开每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我们要把平凡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或许我们这一生就会很不平凡,或许我一生即使没有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平凡的坚守,坚持的执着,就是作为普普通通的铁路人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最真实的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