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吃饱、吃好
---记合肥南环经理部食堂厨师、退休职工梁老巩
快到中午开饭时间了,工程部的小贾悄悄地到食堂去瞄了一眼,回来说:“中午是回锅肉、芹菜干子肉丝、红烧豆腐和小菜、西红柿蛋汤”。大家的食欲立刻就上来了,管资料的小董说“我肚子饿了!”在八分公司合肥南环铺架项目经理部,像今天中午这样的伙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这些,都出自于经理部聘用的食堂师傅、公司退休职工梁老巩之手。
梁师傅现年62岁,一天到晚笑呵呵的,一脸的慈眉善目。他的老家在贵州,自己的家住在公司宣城基地办事处电务大院内。老梁的儿子已由医科研究生毕业,在合肥一所医院上班;女儿、女婿在宣城做与房地产有关的工程,生意也还不错。老梁是个闲不住的人,开始退休在家时,就每天在家蒸馒头、花卷在附近小区卖。几年前,在接到原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项目部的联系,想聘用他到经理部食堂烧饭时,他二话没说,就满口应下了。
自2005年起,梁师傅先后服务于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项目部、大连轻轨项目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项目部、合肥南环铺架项目部等。用项目经理部党工委吴怀球书记的话来说:“梁师傅是我们的宝贝。像我们这样的工程单位,职工的伙食搞好了,对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工作热情,都有很大的帮助。”每天早上5点半,是梁师傅的起床时间,也是他一天忙碌的开始。起来煮上稀饭、茶叶蛋后,他就骑上自己的旧自行车,叮叮当当地到附近的小镇上去采购当天的原材料。早餐,梁师傅一般会准备上稀饭、面条、茶叶蛋、煎饼等,有时还会蒸上馒头和包子;要不就是到镇上买菜时,带一些炸糍粑、油条等。在合肥南环铺架项目经理部,家住在合肥的职工,不忙时晚上回家去住,第二天,大多都会赶到经理部的食堂来吃早餐。
食堂的伙食费,由每月月初在就餐职工的工资里预扣300元,吃一餐,登记一餐,到次月核算结果出来后,再多退少补,每月向职工公布伙食账目。在这个经理部,一般情况下,一日三餐基本吃上满月的,大多都还能退上50至60元钱。每天晚上下班前,梁师傅总会对库存的生、熟料进行大致整理、清点,安排好第二天的菜单和采购的品种、数量。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他总是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回来后及时与总务管理人员进行验收、核对。梁师傅有个看似让人心疼的习惯,每顿饭,不管早、中、晚,他都要等到所有员工都吃完后,他再吃,他总是说:“先让大家吃好吧,我等等!”有时,当餐的饭菜不够,他就把上顿的剩菜、剩饭热了吃,剩菜、剩饭没有,他就凑合着下点面条什么的,只要填报肚子就行。
为了让大家吃好,梁师傅对近几天的菜肴都会有一本帐,在他的菜肴安排上,一般两三天之间很少有重样儿的。凡在这个经理部上过班的员工,对经理部食堂的伙食,对梁师傅的拿手家常菜,像红烧肉、红烧鱼块、回锅肉、排骨冬瓜汤、拌卤肉等等,都会念念不忘、如数家珍。在合肥南环铺架项目经理部,大家围坐在一起,在食堂吃饭,是件由衷快乐的事儿。
2009年春节,正值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抢工期大干阶段,经理部大部分职工都留在工地过年。为了让大家在工地过一个快乐、愉快的春节,项目经理周长昶考虑到在经理部食堂聚餐,更有一个大家庭的气氛。征求梁师傅的意见,梁师傅爽快的答应了。他从几天前就开始忙碌,从制作菜单、到买、洗、切、配、烧,四桌年夜饭,在大家的协助下,有条不紊,一气呵成。那个春节,至今仍让参加过的同志们津津乐道,丰盛、实惠、美味,既有饭店菜肴的味道,又有家的感觉,非常得热闹。
作为食堂的工作人员,也因为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梁师傅总是把大家的生活点滴记在心里。工地上,有时吃饭时间不是太确定,梁师傅总是笑呵呵的耐心等着。哪位员工生病了,梁师傅总是会准备上他喜欢吃的病号饭。有谁出差、外出,回来晚了,没赶上吃饭的,只要提前通知,他总会给留好饭菜,一直等着回来;不知道的,只要叫他,不管是什么时间,他必是随叫随到。甚至对经理部大多数人的饭量,他都心中有数。一般地,每个月,他都会找一个不太忙的下午,和上面粉,剁好肉馅,和大家一起包上饺子。他常说:“大家都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怎么也得让大家吃饱、吃好啊!”合肥南环铺架基地筹备阶段,工地上还没有食堂,工地上值班、加班职工的就餐,他总是提前准备好,一般他总要多准备一、两份,担心他们在工地上吃不饱。俗话说“众口难调”,可在合肥南环铺架项目经理部,几乎没有人说食堂的伙食不好的,这凝聚着梁师傅怎样默默无闻的辛苦、怎样一种日积月累的付出啊!
梁师傅用自己的辛苦和付出、用自己平凡无私的工作,诠释了一个退休职工对企业、对铁路建设的热爱和对新一代筑路人朴素无华的情感。
上一条:汉宜项目部召开职代会暨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