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玲,一九九八年参加工作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参加过朔黄铁路、黔桂铁路、甬台温客专线和南京南站站前工程等铁路建设,是一名普通的龙门吊司机。工作十三年来,她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凭着对新线铁路建设的热爱和执着,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扎实苦干,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安全生产十三年,多次受到了领导称赞,为新线铁路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誉为吊装“能手”。
1998年她从父亲手中接过班,来到中铁四局八分公司,担任了基层一名龙门吊司机,从此就成为了铁路建设者中的一名“空姐”。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打师傅把她领进了“空姐”这个大门,她就与龙门吊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钻研、摸索吊装作业技术,总结经验,领会工作中“眼到、心到、手到”的个中要领,经常与工友们交流经验,吊装技术得到很快提高,曾两次龙门吊技术比武中获得优秀成绩,就是这样,寒来暑往,一晃十三年过去了,和她一起进单位的青工大多受不了岗位的辛苦而纷纷调离,只有她仍坚守在龙门吊司机的岗位上,执着地爱着这份工作,2009年荣获局“三八”红旗标兵荣誉称号。在施工工地上,每天梁春玲的身影总是第一个出现,并习惯性地把龙门吊车的每个部位仔细检查一遍。下班时,她照样也是在检查电源是否切断、龙门吊是不是安全锁闭等情况后,最后一个离开。来到南京参加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建设后,梁春玲更是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好自己的工作”。
去年7月中旬,南京南站铺架基地刚建成,轨料正在陆续进场,龙门吊司机紧缺的关头,她背着行李匆匆赶来了,在得知铺架工期临近,大干在即,而轨排场到达的路料因为人手紧张,不能及时卸空、排空,导致场内积压、堵塞严重,她顾不得休息,放下行李立即攀上司机楼,投入到工作中。来了之后,梁春玲深知自己肩上的职责有多重,每次上班的时候,她总是跑得最勤的一个,一个班下来,她驾着龙门吊在轨排场地要来回跑上几十趟。小小的驾驶室只能容一个人在上面操作,夏天天气炎热,驾驶室内如同一个小蒸笼一样,汗水和着粉尘在她脸上和起了面,“空姐”的形象荡然无存。冬天,驾驶室高高在上,四面冷风直钻室内,冻得人四肢发麻,而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去年8月12日,南京的天正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室外温度达到四十度,梁春玲患有热感、发着高烧,但中午车站又来了九车的轨枕,而这些高边车必须在下午六点之前缷完交付,否则就又要多花一天的压车费,而此时轨排领工区的司机本来就少,看到这些,写好请假条想找队长请假看病的她又偷偷把假条收起来,喝下一瓶十滴水,二话没说,带头走上了她再熟悉不过的龙门吊驾驶室。等到把车缷完,她人整个就晕倒了,大家这才发现她正在生病,赶紧把她送到医院。问她为什么时,她就重复那一句话:“不能耽误工作”。
2010年8月,在南京铁路枢纽大胜关铺轨开始进入大干高峰时期,每天轨排场除了要装长钢轨大列,还要对几十辆进场轨料进行卸车堆码,经常是随到随装、随到随卸,不分白天黑夜。九月十日白天,梁春玲刚刚参加吊装了一个大列,到了下午6点从紫金山车站调进33个高边车的枕木,为了及时完成任务,不影响车辆及时排空,在急急忙忙扒拉了口饭后,又重新和战友们爬上操作室,继续吊装,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半才把33高边车卸空,此时的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四小时,虽然累的筋疲力尽,当看到正在被排出场地的高边车时,顿时感到一身的轻松。
龙门吊司机的操作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关系到配合吊装人员的安全。为保证作业安全,除了牢记吊装作业“九不吊,七禁止”安全要领外,实际操作中的还练就了“眼到、心到、手到”好功夫,13年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每到工作闲暇时间,最让梁春玲思念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去年来南京南站项目后,为了安心工作,奉献高铁建设,她将已经退休在家年迈的父亲,从老家山东接来照看孩子,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照料孩子洗衣做饭,可一想到父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要从一楼到六楼、又从六楼到一楼上下好几趟时,每当谈到老人和小孩,她虽觉得欠他们的太多,同时又觉得自己家庭得到的更多,她总是说,比起那些夫妻、孩子三地分居的同志,我们要幸福得多了。
梁春玲同志在业务上起到了骨干作用,她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在生活中该同志也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工作,快快乐乐地迎接每一天。
上一条:消防火灾隐患、共建平安幸福
下一条:公司各单位庆祝“三八”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