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切都是为了30岁以后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典型的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励志书,这其实是一本适合快速阅读的书,由于作者是豆瓣网络红人,这是一本落地性很强的书,甚至有人说这本实体书只是水湄姐网络日志的合集,但是又何妨,这样的书谁又能说不是好书呢。作者碰到的问题,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碰到,但她解决了她碰到的问题,而我们没有,不管怎样,都是值得学习的呀!这本书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梦想”、“正能量”与“记事本”。
关于“梦想”作者用一个50万月收入的假设,让大家以经济满足、时间充裕为前提谈梦想,这才是我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不论是环球旅游或者是拯救世界。梦想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屋住,不过当你拥有的时候,总觉得精神饱满,自信充沛,太阳特别明亮,鲜花也特别芬芳。梦想是这般美妙,连想一下都会觉得幸福。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岁月中逐渐消磨了最初的梦想,而不能把梦想变成理想去实现,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梦想过于高远,触不可及,然后大部分人的理想就成了明年加一次薪,后年升职这样基本上不需要过多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东西了。可是古人就告诉过我们“取法乎上,得其中也”,拥有高远的梦想,他们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而“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你追求的就只是简单的温饱、加薪、升职,那么也许你连这些都得不到。
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见什么!你相信这个世界全都是外貌协会,那你的腰超过一尺八你就会痛恨不已;你相信暴富的神话,你就会花大价钱去买“15交易日获利120%”的股票软件;你相信人的才能全部是先天的,那你不会在某个技能上花10000小时的努力;你相信这个世界只有“拼爹”才会成功,那你一辈子只能行走在“屌丝”的路上。同样你相信什么,你才能得到什么。广为人知的澳洲人,力克·胡哲(Nick Vujicic),他一出生就没有双手双脚,却会骑马、冲浪、打鼓、踢足球等,他会的这些运动就连四肢健全的人都很少能做到。但我最钦佩的,是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相信力克一定能战胜这种先天的缺陷。在力克18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把他放到水里,让他学习游泳。4岁的时候,父亲让他用臀部以下只有两个脚指头的畸形脚练习打字,最终让力克在21岁的时候,获得了会计与财务规划两个学士学位。我猜想,如果力克的父亲相信的是“我的儿子是一个残疾人,他将无法自理,无法学会任何技能,一生只能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如果力克的父亲相信的是这样的世界,他一定会日日以泪洗面,找护理工来照顾力克的生活,向政府申请补助,那么他也一定会看到以及得到他所相信的世界。可是力克的父亲相信的是“我的儿子可以学会任何运动”,“我儿子跟正常人一样”,他也看到及得到了他所相信的世界。
“正能量”这个词最近十分红火,被各种报章杂志屡屡提及,在当当上搜索“正能量”居然有275个搜索结果,可见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一直觉得梦想所能带给我们的一定是正能量的,为实现梦想需要凝聚正能量。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当第一名,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未来很美妙,现在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总是待在自己所处的小地盘里面,就会慢慢自我腐化。我们需要有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可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面临不同的困难,拖延症、注意力涣散、3分钟热度,这些拦在你梦想路上的“小怪兽”,光有态度还是不够的,书中提到很多可以帮助你去击败“小怪兽”的武器,是技巧也是方法。书中提到的“10000小时能够成就天才”我深以为然。就算做贤妻良母,也需要日积月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贤妻良母的。“天生神力”那都是评书连载,现实中的举重冠军都是汗滴出来的。
最后是我觉得这本书带给我最为受益的部分——记事本的使用方法,我觉得真的很实用。虽然很多人都有记事本,我以前也有,看了书中介绍我才知道原来的我是多么的不会用记事本啊,当他只是一个备忘录,为了记下要办的事情,到后来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懒,甚至就变成了便签纸贴在墙头,随手可扔。事实上记事本能呼唤出理性大脑,帮你做出理性决定。作者提倡的是把时间如记账模式的记录方式,不仅仅记下“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时间开销”。我们必须知道“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到的”。以下是直接摘录书中关于记事本的一些方式方法:
1.至少连续7天忠实记录下每天超过30分钟的活动,几点到几点,干了什么,找出自己的时间都用去了哪里,接下来就可以根据PDCA模型循环调整每天的活动(Plan计划-D执行-Check反馈-Adjust调整);
2.在一天的开始写下自己今天要做的每一件事,记得任务不要排太慢,要预留时间空间,并且把任务分解成2小时内能完成的;
3.估算每一件事需要用到的时间;
4.对写下的事情进行取舍,做出排序,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定要为重要的事情留出最多的时间和精力;
5.根据排序一件件完成笔记本上写下的事情,并记录下实际使用的时间(重要的是执行!);
6.反馈和调整,记录当日需要反省的事情,找出自认为不足的地方,根据反馈内容,提出小小的改进意见,并在第二天就执行;
7.学习和实践,记录当天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事情或收获,并结合自己的情况想想可不可以移到自己的身上实践,每天重复2~7;
8.一个月后,一年后,根据6、7建立自己的经验库;
9.每月的计划可以分为几大模块,比如工作计划、生活与健康、学习计划等,如果你正为自己设置某个专门的任务,也可以单列一个模块,如减肥计划、律考复习计划等。
顺便提一些最近app有个“OneDay·日参省乎己:时间管理软件”,功能跟作者提到的记事本模式有些相近,最近正在尝试着使用。(何玲)
稿件录入:南京地铁宁溧线 责任编辑:汪大灿
上一条:《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下一条:游泾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