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成山路站,走进地下施工现场,偌大的隧道里,两排铁轨整齐铺设,沿着铁轨在洞里步行,仿佛行走于神秘的时空隧道。5月10日15时18分,在成山路站至东明路站K24+700米处,正线最后一节钢轨铺设顺利完成,标志着由公司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三期轨道工程正线实行“短轨通”。这个里程碑节点的完成,为后续全线接触网、通信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等施工环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争取了宝贵时间,也为13号线二、三期实现年底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铺轨工程在地铁施工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年底全线开通运行的目标。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三期全线均为地下线,共设11座车站,正线、辅助线、出入场线轨道工程施工铺轨公里36.83km,其中,正线15.41km/双线,预制板道床17.98km、预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7.95km、现浇整体道床10.29km、碎石道床0.62km,现浇整道道床单开道岔15组,预制板单开道岔2组、交叉渡线2组。2017年9月底开始正式铺轨至今年1月底,因全线结构贯通未能贯通,土建单位移交工作面滞后等原因,工作量完成仅为37%。今年2月份以来,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道床类型复杂,施工点面广且难以连续,地下通信不畅、统筹协调难度大等诸多施工干扰问题,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见缝插针”的工作思维方式,积极调整施工方案,制定了“6地16面、百机千人”施工计划,采取了百日大干细化到日的工期安排,展开了“百日大干掀高潮,千人会战保铺通”劳动竞赛活动,日夜兼程,奋力拼搏。
为了实现正线短轨通的节点目标,八分公司总经理李中祥、党委书记马宜宏、副总经理汪国龙等领导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并多次召开施工任务安排工作会及保节点动员大会。项目部也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是成立党团员突击队,建立健全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和青年安全监督岗,选好配齐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为施工生产保驾护航。二是召开大干思想动员大会,确保思想统一,并与管理人员及外协队伍签订军令状,明确目标与任务;三是改进施工方案,采用机铺与散铺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先后在华鹏、华夏路站等地建立了6个铺轨基地,形成了16个作业面同步展开的施工局面。四是合理调配队伍,加大人员投入,作业工人从400人扩充至1000余人,形成千人会战的盛况;五是多方协调,保证材料供应;六是合理整合资源,投入大中型施工设备百余套;七是加大内外沟通协调,保持信息通畅;八是开展了大干劳动竞赛,积极调动全员大干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克服地下施工空间小,交叉作业干扰大,作业面多、人员协调难度高等诸多困难,顺利实现了13线轨道工程正线短轨通的节点目标。
科技助力生产。为了保证节点工期,针对地铁施工特点,八分公司对地铁铺轨及配套设备主动创新,成功研发出了轮胎式铺轨车和轮胎式多功能运输平板车、轮胎式混凝土运输车两个配套铺轨设备。这套铺轨设备四组轮胎能够实现在平地和隧道管壁上自如穿行,打破空间的限制,改进传统的铺轨工序,极大提高了铺轨的效率和质量,该套新设备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应用于地铁隧道内施工。为了解决地下通信、人员与车辆监控定位等问题,项目充分利用无线大数据平台的运用,积极使用先进的“云视频监控”系统,弥补在建隧道内无法通信的弱点,实现即时通信、实时监控、车辆定位、人员跟踪等管理手段,并利用手机APP及时传输到各个工作面管理者手中,确保多点多面的施工不重叠、不冲突,有序推进、合理分配。
此次短轨通目标的实现,是四局人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辛勤付出后的劳动结晶,为13号线能够如期通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