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承建轨道交通13号线轨道工程又迎来重大工程节点。5月30日上午,伴着焊轨机的轰鸣声,在火花四溅中,轨交13号线华鹏路站至东明路站区间最后一对钢轨接头的焊接完成。至此,13号线顺利实现“长轨通”。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三期轨道工程全线铺轨总里程36.83km,其中,正线单线15.41km,预制板道床25.92km、现浇整体道床10.29km、碎石道床0.62km,单开道岔17组、交叉渡线2组,焊轨接头总量2700个。自5月10日实现短轨通以来,项目部面临20天实现“长轨通”巨大施工压力,我们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继续展开了“百日大干掀高潮,千人会战保铺通”劳动竞赛活动;以5月底实现“长轨通”的目标不变,精心组织,细化方案,倒排工期,明确责任,分工到人,顺利实现了13号线二、三期长轨通节点目标。
为满足13号线早日铺通的目标,项目部开展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活动确保施工进度。项目部还对铺轨工筹进行了全面优化,在原有陈春路站、华鹏站、华夏路三个铺轨基地的基础上,增设了学林路、长清路、张江路铺轨基地,并增开了16个散铺作业面和3个焊轨作业面,在保证铺轨安全质量的同时,加大了机械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最高峰作业人员达到1100人,大型机械设备投入100余台(套),并采取24小时不间歇轮班作业,节假日不休息,施工方法上采用散铺、机铺相结合,大幅提高了铺轨速度,实现了各个“攻破”。
10天建成第一个铺轨基地,完成首片轨排下井;20天首个区间段双线“短轨通”;170天实现“长轨通”。为实现节点目标,项目部采用了新型的“轮胎式”铺轨机在13号线的铺轨工程中正式使用,该种铺轨机在国内地铁施工中首次应用。经测算,传统铺轨机每天完成33.9米(含基底施工),而轮胎式铺轨机每天完成50米(含基底施工),效率提高了47.5%。在轨道施工中,项目部积极采用先进的“云视频监控”系统,弥补在建隧道内无法通信的弱点,利用无线设备,实现即时通信、实时监控、车辆定位、人员跟踪等管理手段,并利用手机APP及时传输到各个工作面管理者手中,确保多点多面的施工不重叠、不冲突,有序推进、合理分配。此外,项目部还引进了国内高速铁路CPⅢ测量技术,结合地铁施工因素,形成一套针对地铁的轨道精密工程测量技术体系,铺轨施工控制精度大大提高。该技术引进后,满足减振、降噪的同时,轮轨磨耗减小,轨道更加平顺,不仅乘客乘坐的舒适度提高,而且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在中铁四局全体参战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各项节点工期目标,如约履行了对业主和社会的承诺,向上海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前,中铁四局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已相继实现“短轨通”“长轨通”,项目部正在抓紧组织轨道精调、线路标识、车档安装等后续工程的施工,尽力压缩工序转接时间,确保节点目标圆满实现,再次打响“四局铺架”品牌,在上海地铁市场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