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风吹过,蔓延浅黄色的油菜籽豆荚翻着轻轻的波浪,一大片一大片,很是壮观。又是一年收获季,项目部周边有一大片油菜地,两位农机手正在进行机械化收割。伴随着轰鸣声,收割机在油菜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油菜豆荚连着秸秆收进机器。眨眼间,细细密密的油菜籽轻易便被尽收“机囊”,“吃”进油菜杆,“喷”出粉碎的油菜杆,“吐”出油菜籽。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收割方式,不由让人感慨科技的力量。
我老家徽州地区是丘陵地带,田地分散,高低不平,面积小,也没有进入田间的专用道路,所以大型机械具几乎派不上用场,收割油菜还是以手工为主。村民们一般是在早上割油菜,先把油菜秸秆割下来,再把它们一把把堆放在田地中晾晒几天,等豆荚外壳颜色由青变黄就可以敲打了。油菜收割季,最劳累最辛苦的其实不是割,而是敲打菜籽,那是一门苦活累活,是需要体力和耐劲去对付的。打菜籽得选择晴天赶太阳,全家老少齐上阵,搬的搬,打的打,揉的揉,筛的筛,扫的扫,装的装……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紧张繁忙的收割景象。
收获的油菜籽村民们会送到当地老油坊办理入库寄存,需要油时按一定比例打油,老油坊还是用原始的手工账本记账方式,榨油方式传承了古法木榨工艺,摘籽、筛籽、炒籽、碾粉、蒸粉、包饼、压榨、锤榨等10多道工序一个不少。
木榨,是采取物理压榨,顾名思义,就是用石锤反复举高,抛砸向插在油槽里包着铁圈的“进桩”上。重达100多公斤的撞锤,被抛向空中,再重重砸下,然后“怦”地狠狠地砸向榨膛的木楔子。石锤反复举高,抛砸,反复榨打连续三个小时后,黄亮亮菜籽油就细细流淌下来了。
老油坊传承人是我表哥,他已经经营了40多年了。木榨油工序繁杂,劳动强度特别大,是强体力活,表哥家的工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年轻的一代人都不愿从事这种原始的手工活,传统的工艺面临失传,这些老人也成为老油坊最忠实并赖以生存的守望者。虽然榨油手艺人日渐凋零,但表哥一家仍然坚守着这项徽州地区古法木榨油技艺。
古法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虽然生产效率与油产量均落后于现代机榨,但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17年,皖南木榨油技艺(歙县木榨油)被安徽省列传统技艺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油坊也随着《舌尖上的中国Ⅱ》黄金时段的播出,一举闻名。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通过不同角度拍摄,多渠道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古老的工艺,激发全社会传承意识,更有一些有志青年借助网络突破时空限制,云端科普传统工艺,领略非遗之美。
一间小小的油坊,表哥的坚守和传承,延续了世代相传的手艺,散发着温暖的人情,成为漂泊在外游子们感受乡愁的一个窗口。
上一条:端午“粽子”
下一条:摄影作品《地铁穿越》